产品经理第二课
公司新来了两个实习生。上午和老板汇报工作进展,老板纠正了一些细节,跟我们再次描绘了产品方向,为什么要做这个形式,不能像抖音、微信那样。
下午老大又和我们开了个会,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产品设计。老板已经框好了产品的功能和商业逻辑,我们要落地、设计细节、找到用户群体,推出去。这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思路。但实际中,我们作为提供者,设想出来一个能自圆其说的逻辑,让开发实现了出来,用户却不一定买账,甚至在我们的APP里找不到想要的服务。因此下午的讨论是逆向推演,从怎么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款APP说起。
说到推荐,不得不起的是产品经理的四个工作能力:
- 回答一个填空题:给什么人,提供什么服务,解决了什么问题。每个好的产品都应该提炼出来一句或者几句这样的话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出来,用户、服务、需求是什么。平时可以去找成功的产品来练习,说说抖音、探探、微信、淘宝等等。一个产品经理能把这个问题能想清楚,就已经很了不起。
- 用户思维。站在用户的角度,去想这个产品的体验如何。往往工程师被框架困住,跳不出自己的角色去揣摩用户。产品经理要做到一秒变傻子。
- 市场。有两个方面:一,产品经理要懂得推销。能把自己的产品用一句文案打动别人。二,找到启动市场的那一小撮人。每个群体都有些有市场影响力的人,产品做推广的关键是能找到这些人,把他们拉进来去推产品。
- 场景思维。要想这个产品是什么场景中用,周末拿来赚取?公交车上用?晚上回到家空虚寂寞冷?
产品的四种类型

第一象限的产品是刚需,具有强壁垒,比如现在的微信。以后肯定有微信的替代品,但这个替代品是什么形式,我们现在不知道,可能在极客圈子里会有未来颠覆性产品的萌芽。这个象限对于我们是很难做的。
第四象限的产品,低频率低需求,做下去空间不大。因此我们研究的产品就集中在第二和第三象限,市场上有些类似的产品,拿过来借鉴一下,找到用户群体,把它推出去。就想抖音借鉴了在欧美大火的musically,但在本地化的同时,又添加了美颜效果,这就抓住了最初期的女性用户,引来很多发视频的人,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中先火起来,再从地域和年龄上扩展。